服务热线:
0571-87323123
当前位置:首页/ 日常管理 / 物业承接查验:一番清查,小区凭空多了2360万,这笔隐形巨款,很多业主都忽视了

物业承接查验:一番清查,小区凭空多了2360万,这笔隐形巨款,很多业主都忽视了

发表时间:2020-09-16 14:52


物业承接查验:一番清查,小区凭空多了2360万,这笔隐形巨款,很多业主都忽视了

网友小A留言称:架空层使用不当,顶多是物业管理不善;小区的“隐行车位”,那才切身关乎业主们的利益。


小A家住城西,一个交付不到2年的次新商品房小区。前不久,小区业委会委托第三方机构,对小区资产进行一番摸底盘查,便于后期完成物业与业委会间的工作交割。


不查不知道,一查竟发现:小区凭空多出59个地下车位。


这些车位,肉眼看去与正常车位无异。车位按线划分,且有相应编号。


但它们并不在交警验收通过的《车库(位)竣工验收同意意见书》(下文称《意见书》)内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非标(FB)车位。


很多人不理解,什么是非标车位?为何它会影响业主的切身利益?


小区实际车位数量,超过交警验收通过的车位数量(包括临时访客车位、无障碍车位等),超出部分就是非标车位。


小区业委会尚未成立前,并不会对小区实际车位数量进行核查。即便业委会成立后,若调取不到相关《意见书》,同样很难查清小区是否存在非标车位,以及非标车位数量有多少。


小A居住的小区,目前二手车位市价40-50万一个,59个“隐形车位”,折合市价起码值2360万。这对单个小区而言,可是一笔巨款啊。

02


不单是非标车位,小区公共停车位同样可以大做文章。


杭州市中心另一次新商品房小区,在第三方查验后发现,该小区的公共停车位,竟比规划中少了28个。


可小区实际车位数量,比《意见书》中规划的车位数量,还多了一个非标车位。


缺失的公共停车位,又去哪了呢?


原来,该小区在验收时,竟将小区外围空地上本该归属于社会的公共停车位,滥竽充数混进小区自身配备的公共停车位内,并顺利通过验收。


要不是成立业委会后进行实地排查,发现小区外围的社会公共停车位,运营主体为其他单位,压根发现不了。


至于“消失”的28个停车位,则是被列入小区可售的地下车位之中。


好在发现的早,业委会从该小区尚未售罄的一手车位中,补足了缺失的28个公共停车位。


类似的现象,杭州已不止一次发生。


去年3月,市中心的枫华府第,突然冒出100多个地下车位,以30万元/个的价格,委托中介公司对外出售。


业委会得知后对小区车位数进行清点,才发现,小区实际的车位数量,比2008年竣工通过验收时的车位数量,足足多出166个。


因交付太久、历史资料简陋,已无法鉴别这违规增设的166个车位,是否全部为非标车位。


还有城西一小区,非标增设车位300余个……这些非标车位,有的正在出租,有的已经出售。


杭州物业第三方服务专家娄云林告诉我,今年他们负责清查的几十个小区,车位多少都存在问题


最常见的,还是小区增设的非标车位,少则十余个,多则上百个。


03


非标车位一旦发现异样,可按要求恢复原状。


只是,现实情况里,大多数小区的非标车位、公共停车位,不是出租就是被出售。相关的租金收入或车位收入,理论上归属全体业主共有,用于小区日常经营维护。


小A居住的小区,从交付到业委会成立,整个周期短,查验时非标车位尚未出租或出售。


未来,这部分车位的租金收益,将直接纳入小区公共收益金中。


但大多数小区,从交付到业委会成立,短则三四年,长则更久。那时,免不了会遇到清查中发现,部分非标车位或公共车位已售出,这时,有两种解决方式:


第一,当小区还有剩余可售车位时,从可售车位中补足;


第二,当小区已无可售车位时,向出卖方(开发商或物业),追讨回车位销售款。


可别小瞧了车位的这笔费用。据业内人士透露,杭州一小区,最多追回了数千万的非标车位款,悉数归入小区公共收益金。


现在更得留心。因为限价,更多开发商将收益押注在车位上。


而杭州的在售车位,动辄数十万一个,多卖几十个车位,收益就多上千万。


04


车位与房子一样,未交付前都是“图纸交易”。


几年前,萧山一小区业主爆料,停车时经常与隔壁车辆剐蹭,怀疑车位尺寸不符合政策标准。查验后果真如此,规划两个大车位,被开发商分割成3个车位出售。


还有的楼盘更夸张,为了获取更多收益,在积水井、下水道、排风口等区域,增设车位出租或出租。


钱江新城一楼盘,物业私自增设了近80个车位,不少车位后面紧贴水管;萧山一楼盘,开发商私增的地下车位,直接挡住地下车库单元门;还有的,直接将车位划在下水管井盖上。


这些车位,正常均不可能通过交警验收。可若物业或开发商在验收通过后私自增设,普通业主很难发现。


别忘了,杭州车位可是无产权的产品。一般的车位协议里,大多有这样一则“霸王条款”:若所购买车位为人防车位或其他车位,被追回时,开发商按原价赔偿。


车位如同这陈年茅台,越久越值钱。大多数小区交付后,随着入住人数激增,车位价格也是水涨船高。


那时,照原价赔偿,于业主而言合理吗?




还有一点很重要,非标车位也好、公共车位也罢,追回有一定“期限”。


为什么这么说?楼盘交付时,开发商需缴纳2%左右的建安成本给到政府相关部分,作为楼盘保证金。


交付8年期满,若该小区没有检查出相关质量问题,那么开发商则可拿回保证金。


一般而言,单个楼盘开发商都是独立成立公司,待保证金拿回后,公司随之注销。公司一旦注销,那时候再查验出非标车位或是公共车位缺失,业主即便想追回损失,也难。


查清小区资产,尤其是像小区这样的“大额资产”,于业主而言百利而无一害。日后若有大额维修,小区物业费无法覆盖支出,还能动用小区公共收益金,业主们也不必自掏腰包。


不要以为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”,你所忽视的每一项事物,最终都跟自己休戚相关。


版权所有 业委会第三方@2017-2023 业主大会浙ICP备17054595号
微信
咨询
电话
0571-87323123
顶部
no cache
Processed in 0.457366 Second.